您當前的位置:首頁行業新聞行業新聞

不斷提升礦產資源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信息來源 :中國礦業網      發表時間 :2023-04-28 10:38:59

礦物資源和能源資源是國家發展的基礎物質,是支撐經濟社會平穩運行的關鍵保障,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物質保障。本世紀初以來,我國積極融入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分工配置網絡,憑借生產要素優勢和完備的工業體系優勢,通過不斷深化改革開放,逐步確立了全球生產制造中心的地位。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把握國內外形勢變化,明確提出要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種經濟增長結構的變遷,是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也是應對外部發展環境變化的戰略抉擇。

經濟結構變遷離不開礦物資源和能源資源的支撐。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對關鍵金屬物質的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作為全球生產制造中心,我國長期以來遵循的資源和市場“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發展模式受到嚴重挑戰。初級產品供應不暢和缺口加大的威脅持續增長,經濟持續穩定增長面臨風險。國家發展離不開初級產品的保障,人民幸福生活同樣需要基礎物質的支撐。保障初級產品供應安全,提高礦產資源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確保國民經濟平穩運行,事關我國發展的長期安全。

我國礦產資源長期依賴海外供應,且礦物初級產品依賴性逐年增加。本世紀初至今,我國大宗礦產自給率持續走低,在新技術革命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關鍵金屬領域,同樣存在較大的供需缺口。“逆全球化”背景下,一些西方國家和部分發展中制造國正加速產業鏈供應鏈的“本土化”,這進一步加大了我國礦產資源產業鏈供應鏈的危機。

面對初級礦產品供應挑戰和礦產資源產業鏈供應鏈領域的危機,我們必須迎難而上,堅持發揚斗爭精神,以頑強斗爭推動礦產資源領域的發展新格局。首先是要深練內功,穩健發展。從根本上講,要建立礦業經濟高質量發展體系。要改變資源行業粗放式增長的老模式,推動構建資源集約、高效利用的新模式,提升資源產業領域的改革創新能力,走好高質量發展的新路。持續深化自然資源市場機制改革,推動礦物初級產品領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逐步消除資源市場要素配置扭曲的問題。同時也要積極營造良好外部環境。要正確認識到我國大宗礦物和關鍵金屬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仍將依賴海外供應的客觀現實。要堅定不移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充分利用我國超大規模內需市場優勢,加快建設貿易強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系,為我國礦產資源初級產品供應營造良好的供應環境。持續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強化海外貿易伙伴經濟合作信心,增強我國在自然資源產業鏈供應鏈中的核心地位,提高我國在新的礦物全球治理機制制定中的話語權。

湖北不僅擁有豐富的大宗礦產儲備,同時也是我國關鍵礦產的重要產地之一。面對我國在礦產資源產業鏈供應鏈領域面臨的挑戰,湖北應該勇擔使命、主動作為,積極構建地方礦業經濟高質量發展體系,為保障國家初級產品供應作出貢獻。

一是要構建地區特色礦業經濟發展路徑。在充分考慮社會經濟要素的基礎上,立足地方經濟規劃,突出礦產資源產業鏈供應鏈環節的“精、特、專”。以國家發展戰略需求為導向,結合地區礦產資源產業鏈供應鏈優勢,引導礦產資源勘探、開采布局的優化,避免資源開發的無序化。

二是要構建差異化的礦產開發政策體系。自然資源管理政策和礦業經濟政策制定,需要匹配區域礦產資源當前的生命周期階段。在礦業經濟興起期,要通過礦權設置、用地審批改革為資源利用掃清制度障礙。在資源豐裕期,要提早開始資源挖潛和外圍找礦工作,通過資源利用提質增效。一方面要加大外圍找礦和深部找礦工作,尋找新的資源儲備;另一方面,要將關注點轉移到廢棄礦山治理、礦山修復和礦區復墾上。此外,礦產資源政策要匹配礦業經濟發展規律,要通過合理的體制機制設計,提高資源節約集約和高效利用,促進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對區域經濟的支撐力度。

三是要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走出一條內涵式、集約型、綠色化的礦業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中工網)

作者:徐德義 竇世權 單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