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勘探開發力度,增強油氣供給能力
當前,我國能源結構加速調整,但化石能源仍然是能源供應的主體,在保障能源安全中發揮著核心支撐作用。我國油氣田企業勇擔能源保供“頂梁柱”責任使命,持續加大勘探開發力度,大力實施高效勘探,強化規模增儲和效益開發,取得一批重大成果。
日前,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布《2023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報告指出,2023年我國油氣勘探開發投資約3900億元,勘探、開發投資均創歷史新高;石油新增探明地質儲量約13億噸,天然氣新增探明地質儲量近萬億立方米;原油產量2.09億噸,天然氣產量2353億立方米;油氣勘探開發理論、技術、裝備的進步,支撐深水、深層油氣勘探開發取得重大突破。本版選取《2023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部分內容,解讀我國油氣勘探開發現狀與趨勢,敬請關注。
我國油氣勘探形勢與勘探發現
油氣新增探明地質儲量保持高位
2023年,塔里木、準噶爾、四川等盆地新區帶、新類型、新層系獲得重大勘探突破,開辟資源接替新領域。我國新增石油探明地質儲量約13億噸,主要來自鄂爾多斯盆地、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和渤海灣盆地(含海域);新增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近萬億立方米,主要來自四川盆地、鄂爾多斯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新增煤層氣探明地質儲量超2200億立方米。
深層、深水、非常規油氣勘探屢獲佳績
深層超深層已成為油氣勘探的重要陣地。塔里木盆地富滿、順北等大型油氣田取得重大突破,發現規模優質儲量,鉆探8000米以深超深井104口,有力支撐了油氣增儲上產。雄探1井在6000米以深井段測試獲高產油氣流,取得上寒武統白云巖海相油氣勘探首次發現。托探1井在下丘里塔格組5600米以深取得寒武系潛山陸相油氣勘探突破。順北84斜井垂直鉆井深度突破8937米,是目前亞洲陸地垂直深度最深的千噸井。國內首口萬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設計井深11000米,2024年3月鉆探深度突破10000米。萬米科探井工程推動了超深層勘探技術和裝備的進步,同時將開辟超深層油氣增儲新陣地。
海域顯示出油氣儲量、產量增長巨大潛力。2023年,我國海上獲得4個大型油氣田戰略發現。南海深層深水勘探取得重大突破,珠江口盆地開平凹陷古近系單井測試日產超千噸,有望建成國內首個深水深層億噸級輕質油田。渤海獲得兩個億噸級油田重大發現,進一步夯實了我國海上油氣資源儲量基礎:發現了全球最大的變質巖潛山油田——渤中26-6億噸級大油田;在渤海淺層石臼坨凸起老區發現了第一個億噸級巖性油氣田——秦皇島27-3油田。北部灣盆地潿西南頁巖油實現億噸級重大發現。南海珠一凹陷深層獲番禺10-6、惠州26-6北兩個大中型油氣田重大發現,探明油氣儲量約6000萬噸,實現了珠江口盆地勘探由淺層向深層的重大戰略轉移。
非常規油氣勘探持續發力獲得大發現。四川盆地寒武系筇竹寺組和二疊系大隆組深層頁巖氣取得突破,資201井、雷頁1井測試獲高產氣流,開拓了頁巖氣勘探新層系。大慶古龍頁巖油基本探明2億噸儲量規模;濟陽坳陷利津洼陷新區實現頁巖油新區新類型勘探重大突破,落實了億噸級資源量。深層煤層氣勘探取得顯著業績,鄂爾多斯盆地深層8#、5#煤層發現萬億立方米級大氣區。
我國油氣開發與生產形勢
油氣產量當量連續7年保持千萬噸級增長
2023年,我國油氣產量約4億噸油當量,近7年年均增長1170萬噸油當量,形成新的產量增長高峰期。原油產量2.09億噸,其中,海洋原油產量突破6200萬噸、頁巖油產量突破400萬噸、陸上深層超深層產量1180萬噸。天然氣產量2353億立方米(含頁巖氣、煤層氣和煤制氣),連續7年增產超百億立方米。非常規天然氣產量突破960億立方米,占天然氣總產量的43%,成為天然氣增儲上產重要增長極,其中,致密氣產量超600億立方米、頁巖氣產量250億立方米、煤層氣產量超110億立方米。
深層超深層成為油氣產量增長新陣地
我國高效建成多個深層大油氣田,已成為全球陸上6000米以深超深層油氣領域引領者。富滿油田持續深化油藏富集規律認識,加快推進集中建產、規模上產,2023年油氣產量快速增至400萬噸油當量。順北油氣田錨定富油氣區集中部署,2023年油、氣產量分別為127萬噸、22億立方米。博孜-大北超深層大氣田加快建產節奏,庫車地區超深層天然氣產量達180億立方米,標志著塔里木盆地新的萬億立方米級大氣區邁入規模開發新階段。
頁巖油產量再創新高
頁巖油勘探開發穩步推進,2023年產量突破400萬噸,再創新高。新疆吉木薩爾、大慶古龍、勝利濟陽3個國家級示范區加快建設,頁巖油產量分別為79.4萬噸、17萬噸、30萬噸。鄂爾多斯盆地頁巖油開發示范基地建成我國目前規模最大的頁巖油整裝油田,年產量252萬噸;大港油田頁巖油效益開發示范平臺——滄東凹陷5號平臺形成10萬噸/年產能,已建成投產;蘇北溱潼凹陷多井型試驗取得商業突破。一系列陸相頁巖油開發成果展現了我國非常規石油發展良好前景。
油氣上游技術新進展
勘探開發理論與技術創新發展
勘探理論與技術方面,塔里木盆地立足整體研究,創新了疊合復合盆地超深層油氣地質認識,助推實現戰略性發現;準噶爾盆地突破傳統湖相泥質烴源巖認識、傳統油氣成藏下限研究思路和傳統“由源巖到圈閉”的找油思路,形成常規-非常規有序共生的全油氣系統成藏模式,為全油氣系統概念提供了勘探證實;瓊東南盆地創新建立強活動被動陸緣盆地“陸緣轉換斜坡控圈-低位長期活動斷裂控運-晚期多期強充注-高位弱活動斷裂控聚”的油氣富集成藏模式,實現了南海深水深層勘探歷史性突破。
開發技術創新主要集中在開采方式和井下工具?;痱?煙道氣共軛開發技術,可在火驅大幅提高采收率基礎上進一步實現注煙道氣產油和碳埋存,實現整體協同高效綠色開發。稠油油田電熱熔鹽儲熱注汽技術,實現“以電代氣”為核心的清潔替代能源。井下油水分離注采工藝技術可在井下進行油水高效分離,實現同井注采。壓裂工藝技術方面,形成以“限流射孔+小簇距布縫+暫堵轉向”等為核心的體積壓裂工藝2.0,推動高性能可重復利用的滑溜水體系、電驅壓裂裝備、可溶橋塞規模化應用。
工程技術與裝備創新發展
物探技術創新主要集中在陸上復雜區地震數據采集與成像、海洋節點裝備開發、大型軟件研發等方面。海洋地震勘探生產信息管理系統研發成功、海上拖纜地震采集系統首次完成超深水海域地震勘探作業、海底節點裝備投入使用,進一步完善了我國自主可控的海洋油氣勘探裝備體系。國產物探軟件研發應用取得新進展,有效助推油氣勘探開發突破。
測井技術創新主要集中在成像測井、解釋軟件、射孔、數字化等方面。新的成像測井儀器允許在水平井過鉆具的情況下進行成像測量,配套的成像測井解釋軟件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實現了國產化替代;新型射孔器順利通過美國石油學會的現場檢測,平均穿孔深度達到2593.6毫米,打破了世界紀錄;測井大數據平臺開始推廣運行,采用統一的數據標準便于今后開展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方面的進一步開發。
鉆井技術創新主要集中在深井超深井鉆井、水平井鉆井、深水超深水鉆井和鉆井數智化領域。12000米特深井自動化鉆機成為我國萬米級超深層油氣勘探開發不可缺少的尖兵利器。高溫高造斜智能旋轉導向鉆井系統,耐溫能力達到175攝氏度,造斜能力達到15度/130米,填補了我國在該領域的技術空白。“經緯領航”旋轉地質導向鉆井系統耐165攝氏度高溫、140兆帕高壓、20倍重力加速度,實現規模應用。數智化鉆井技術方面,形成了以“數據”驅動現場作業的新體系。
海上裝備突破國際技術封鎖,實現燃氣輪機、FPSO(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單點滑環與系泊纜兩項關鍵“卡脖子”技術突破。
未來我國油氣勘探開發趨勢
2024年,我國油氣行業將持續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大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力度”的決策部署,以及國家能源局加快油氣勘探開發與新能源融合發展行動方案,推動油氣行業增智擴綠。
我國油氣田企業將進一步加大勘探開發力度,在深層超深層、深水和非常規等增儲上產的戰略接替領域持續發力,預計2024年全國石油、天然氣新增地質儲量繼續保持高位,新增石油地質儲量超10億噸、新增天然氣地質儲量超萬億立方米;石油產量繼續保持2億噸以上,天然氣產量保持較快增長,新增產量有望繼續超100億立方米,保障國家油氣核心需求。
我國將引領未來深地油氣產業發展,在深層超深層油氣勘探開發理論與重大工程技術裝備方面取得進步,推動深層超深層油氣成為增儲上產重要領域。
油氣行業將探索形成多能互補、融合發展新模式,加快油氣勘探開發與新能源融合發展,形成油氣上游領域與新能源新產業融合、多能互補的發展新格局。在穩油增氣、提升油氣資源供給能力的基礎上,加快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助推實現“雙碳”目標。(中國石化報)